第一期:两江新区构建多元队伍,共护少年成长——重庆市南岸区益友公益发展中心发表时间:2024-07-03 16:05 一 案例背景 为深入贯彻《重庆市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年—2025年)》,持续深化共青团改革和建设,全方位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引导青年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的相关要求,共青团重庆市委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支持全市100个社区微型少年宫开展青少年服务。 益友公益在共青团重庆市委、市校外联的指导下,先后在南岸区、两江新区开展微型少年宫服务,依托青少年团属服务阵地,以丰富社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文化生活、有效衔接校内校外教育资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为目标,有效联系青少年、凝聚青少年,持续扩大社区微型少年宫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社区微型少年宫对社区青少年的引领、组织作用。在此过程中,益友公益深化“共青团+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构建了在团组织引领下的多元服务队伍,共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 具体做法 1 组建“社区团干+社工”的管理团队 在具体服务开展之前,社工完成社区两委干部及团干的走访,了解社区对于青少年服务的期待,达成共识并组建社区的项目管理团队,建立日常的沟通汇报机制,确保服务的有效性、信息的及时性。 2 引入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定点服务 一方面,项目面向全市高校志愿者团队进行招募,经过面对面交流,了解双方期待,最终为每一个社区至少匹配一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团队,以定点服务的形式,开展微型少年宫常态活动。另一方面,为了便于沟通和管理,每个社区还设置了一名青年站长和一名副站长,负责团队志愿者的协调和管理。第三方面,益友公益定期组织志愿者交流会。 3 招募青年公益筑梦导师团队作为补充力量 益友公益公开招募不同职业的青年公益筑梦导师,成立青年公益筑梦导师团,以“走进来+带出去”的服务形式,开展职业分享、职业启蒙、职业参访等服务,让青少年认识更多的职业,激发兴趣,并了解梦想实现的路径。 三 服务成效 1 构建了“三类”的服务队伍 充分发挥社区微型少年宫阵地优势,调动辖区青年力量,构建高校志愿者、(非公)青年群体、社区家长的3类可持续的支持力量,为发挥微型少年宫青少年校外教育功能,提供常态化、专业化和本土化的支撑。截至目前,共计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的20余支志愿者团队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面向全市招募了警察、医生、飞行员、税务师、教师、收纳师、传统文化老师、早教师、律师等职业的青年公益筑梦导师,开展青年公益筑梦导师进微型少年宫活动30余场,开展青少年筑梦营活动4期;成功组建含有100多个亲子家庭的亲子志愿服务队,并支持全职妈妈培育孵化自己组建亲子志愿服务队注册社团。 2 建立了完善的志愿者参与机制 针对高校志愿者,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志愿者管理制度、志愿服务协议等相关标准机制,以实现高校青年志愿者参与的流程标准化;针对(非公)青年群体,建立招募——培训——磨课——服务——反馈的完整流程。对微型少年宫服务标准化、流程化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3 有效发挥了团组织的功能 益友公益以社区微型少年宫为平台,有效凝聚了青年人才、青年志愿者以及青少年学生,形成了团建引领,青年示范,少年参与的局面,达到为青年人才参与公共事务提供路径,为培养优秀的后备力量提供平台的作用。 四 服务反思 1 谋篇布局,自上而下推动服务共建 微型少年宫在单位共建方面,可以以区级团委为单位,和高校团委正式结对共建,一方面可以为高校青年志愿者提供多个社会实践阵地,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社会组织或单个社区微型少年宫与单个的志愿者团队在合作中约束力不够的问题。 2 反向思维,促进青少年反哺社会 在微型少年宫的服务中,青少年都是以被服务者的身份出现,偶尔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形式大于内容,青少年的参与深度不够,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公益素养是不足的。全市的“小小志愿者”项目可以下沉到区级层面,推动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让青少年实现“从被服务者”到“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双赢,从而达到“为党育人”的目标。 感谢关注 联系电话:13996540451 联系邮箱:zhuoyuecq2015@163.com 联系地址:重庆市巴南区渝南大道111号62栋1-2 |